個人介紹
1997年-2014年在廣鋼集團從事人力資源企業管理工作。2002年-2005年在工作之余攻讀了暨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2015年又參加了暨南大學TOPEMBA學習。工作期間還考取了高級經濟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等職稱及職業資格。
2014年進入體育行業,同年,創辦了“廣州垂直馬拉松系列賽”,并自2015年起由廣州推廣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從而在全國范圍內開創了“國際垂直馬拉松系列賽”。6年來,共舉辦了近百場賽事,覆蓋了包括北、上、廣、深、杭等數十座城市的地標建筑,其中最出名的有廣州塔(600米)、上海中心(632米)、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99米)等。
1997年中南財經大學畢業,陶云峰應聘進入廣州鋼鐵集團,最開始任職于集團公司策劃部,到2000年底被調到廣鋼與林德合資的廣鋼林德。從基層做起,憑借個人能力一步步走上廣鋼林德人力資源總監崗位。并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讓這家大型?;髽I在市場競爭中煥發新生,重獲活力。2014年創辦“廣州垂直馬拉松系列賽”,打磨自有IP賽事,第一年的賽事便成功登頂當時國內第一高塔廣州塔,在全國范圍特別是一線城市掀起垂馬運動熱潮。
年過四十才創業的陶云峰戲稱:人說四十不惑,到了這個年紀一份穩定的工作是最好的選擇??晌也恍?,我的身體里住著一個年輕的靈魂。“我的內心還有一團火,我還有激情,我想再做點事情”,離職面談時陶云峰對其領導如是說。
規劃人生 步步為贏
他總說自己運氣好,一路走來順風順水。在廣鋼林德被調崗多次,先后做過銷售、市場,也做過商務和物流管理。慢慢從集團公司策劃部走上旗下合資公司廣鋼林德的部門小主管,最后通過外資派駐團隊層層考核的魔鬼選拔,成功競聘為HRD,全面負責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當你真正坐下來了解他的過往,你會發現他所謂的“好運”“順利”都離不開他的努力。1997年通過自主擇業殘酷競聘選拔后,他成為本部門當年重點培養的“三劍客”之一。當同齡人還茫然無措之時,他就給自己寫了一份20000字的職業生涯規劃。廣鋼林德的晉升機制十分健全,他將自身的情況和企業的未來發展比對后,為自己設定了成為HRD這樣一個階段性目標。
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瘋狂學習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所需的知識。2002年他在暨南大學攻讀了MBA,還利用工作之余考取了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各類資格證。陶云峰把每次調崗當成一次為了走向HRD崗位的前期歷練,不管在什么崗位都把能力發揮到極致,盡力做到最好。這才讓他在機會來臨時,能第一時間抓住。
冷靜審視 多管齊下
在廣鋼林德擔任HRD期間,陶云峰為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的每一步都制訂了計劃。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燒向了內部的老白兔,對在崗人員進行優化。減員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痛苦的,企業發展到成熟階段后,草創過程中總有些人的成長速度滯后于企業的發展。2008年勞動合同法出臺、外企方林德提能效的要求、2013年國家“去產能”政策調整,幾方面因素相互疊加,那幾年是廣鋼林德最艱難的時期。為了企業和團隊的長遠發展,不得不去觸碰這一塊。通過前期詳細的調查了解,陶云峰開始策劃“瘦身行動”,將放錯崗位的人才做好調整,對考核不合格的進行勸退。
在這個過程中,陶云峰領導的人力資源部“”不是冷冰冰的。因為他清楚,對于企業百分之一影響的一個事情,對于員工來說,可能是100%的切身利益大事。他始終信奉直線經理才是最大的HR,“瘦身行動”之前要與工會主席、黨委書記以及各部門管理者一起討論和溝通,先與直線經理達成共識,再由直線經理做好企業和員工之間溝通的橋梁。多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肯定員工的歷史功績和說明企業現狀,合理合法處理,符合企業的規章制度,一般都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三年下來,通過勸退和自然減員,分批為企業精減掉了一百多號人,其中只出現了一例有爭議的。瘦身后,2個專職HR再配合行政即可管理公司400多名員工。
第二把火是培訓。優化的同時,陶云峰更注重培訓。不少企業寄希望通過結構調整和裁員來驅動精細化管理,殊不知精細化管理其本質是人效的提升。而改變一個人比培養一個新人成本更高,內部成長起來的人才是最寶貴的。在之前商務管理中,他養成了嚴格的成本控制意識,也更傾向于管培生等內部培訓。
部門提需求,HR制定匹配課程,再根據課程選擇內部培訓、外派學習以及邀請外部講師等不同的培訓方式進行,不做填鴨式的無用功。通過培訓建設學習型組織,將人進化為人才、將人才進化為精英,提升全員戰斗。員工能力提升的同時,也更認可企業的價值觀。
最后一把燒向自己所帶領的人力資源部:一改過往人力資源部決策主導的作風,下放薪酬績效考核權力。讓聽得見“炮聲”的直線經理,決定一線人員的加薪、績效,人力資源部則化身專家,提供建議和咨詢。經過不斷優化和調整,企業的薪酬績效結構變得更加公平,“怨聲四起”的情況少了,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員工的積極性,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陶云峰認為,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者一定不要高高在上,要與一線員工做好交流,同時也要讓老板和部門管理者看到你工作帶來的成效,獲得認可,如此,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
飲冰十年 難凉熱血
在廣鋼的14個年頭里,陶云峰按照職業規劃一步步向上挑戰,所有的工作也變成了常規工作,穩定而安逸。四十不惑,穩定的工作是很多人眼中最好的選擇??伤麉s不愿就此選擇安逸。離開那天,他對老總說,他的血液還是熱的,內心還有火苗,還想再做點事情。
陶云峰毅然離開了廣鋼林德, 選擇了頗具挑戰性的體育行業,進入五環體育擔任總經理。他很快找到新的發力點——創造國內首個固定的規范化系統化的垂直馬拉松賽事。對于自身職業生涯的定位,陶云峰說要選取窄的點去突破,去做精做強,并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要做“點冠軍”。他說到,也做到了。
2015年他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垂馬體育,專門做垂馬運動的推廣。第一年的決賽就聚焦到全國第一高塔廣州塔,順利打響垂直馬拉松系列賽的第一槍。并自2015年起由廣州推廣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從而在全國范圍內開創了“國際垂直馬拉松系列賽”。
迄今為止,國際垂直馬拉松系列賽已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賽事級別最高的垂直馬拉松賽事,為富力、越秀、綠地、新世界、安踏、匹克、廣州農商銀行、招商銀行、雪花啤酒、可口可樂、大都會保險、凱迪拉克、東風日產、上海通用等國內外一線品牌提供優質的體育營銷平臺。
2015年,經天河區、廣州市、廣東省逐級推薦,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務院聯合調研組的現場考察指導,成為社會辦體育賽事的典范之一。自2016年起,“廣州垂直馬拉松系列賽”被列為天河區“一區一品”群眾體育賽事,2019年又被列為天河區“尚天河”文化季項目。
垂馬體育(Tiker Sport)始終堅持為年輕運動人群提供體育管理服務的創新平臺,創領運動潮流,讓運動觸手可及。垂馬,是一種年輕的生活方式。陶云峰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年輕人。
自我蛻變 負重前行
廣鋼的經歷和所形成的管理思路,對他有利有弊。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陶云峰的所思所想深刻地影響著垂馬體育。初創企業與成熟企業,國企與民企,這中間的差異,讓他在創業初期栽了不少跟頭。用他自己的話說,剛開始甲方心態很重。以團隊組建為例,剛開始團隊分工太細分(在那個階段而言),嚴重制約了垂馬體育的發展。
比如人力資源總監在不同企業中,對任職者的要求會大相徑庭。某人力資源總監在一家大型企業某大區負責3000多人的人力資源管理,干得順風順水,跳槽到一家小型企業,只負責300多人的人力資源管理卻手足無措。原因何在?
大企業人力資源工作最需要具有執行政策的能力、協調關系的能力、平衡把握的能力,而小企業最需要的是根據業務調整及時判斷、迅速決斷的能力。兩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都要具備人力資源專業知識,但對人的素質要求截然不同。這是由于企業所處的階段不同決定的,垂馬體育當時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
為此,他狠下心逼自己適應身份的轉變,自己出去找人、找市場、找資源。分工也有所調整,初創公司也養不起那么多人,身兼數職的斜杠青年在垂馬體育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初創企業的最大HR”,陶云峰不斷思考和回答:在特定的發展階段、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面對變動的市場環境和彈性的崗位要求,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
他說,垂馬體育現在這個團隊是打出來的,大家都真心認可垂馬這項事業。雖然有時會為某個項目該不該做、怎么做,爭得面紅耳赤。話剛說到一半就被別人突然打斷,并提出了不同意見,大家吵得不可開交,但吵著吵著,最后還是找到了共識。自己很樂于看到,這種團隊共同應對挑戰和制定目標的氛圍形成。
他特意挑選了“蝸牛”作為垂直馬拉松賽事的吉祥物——負重前行,卻永遠保持向上。雖然每一步都很小,但日積月累便是垂馬事業的一大步。目標就是為了挑戰自我、成功登頂。這也是對他們這個堅持至今的團隊,最貼切的一個比喻。
勝敗之徵 精神先見
今天的垂馬,已經成為廣州市的“五馬”之一(另外四個是廣馬、黃馬、花馬、山馬)。提起過往創立這個IP賽事的過程,陶云峰如今已經能平靜地敘述當初的心酸。
剛開始,是只有他一個人相信這個事情一定能成功。這是他一個人的戰斗。孤獨寂寞是他創業階段最深刻的感受,很多時候遇上什么大事,連個說話商量的人都沒有。但他依然堅信,垂馬這項運動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他全身心投入去做垂馬這一項事業,周圍的資源慢慢被發現。他明白了:信的事情做了,能量就會聚過來。當你堅定不移地往前去奮斗,宇宙的能量都可以被吸引過來。
做廣州塔項目時,當時國內還沒出現過類似的項目。所以,城投集團出于安全考慮最終否了這個項目。陶云峰得知這個消息時,距離活動正式開始只有兩周時間了,廣告都宣傳出去。而他連惆悵的時間都沒有,早上知道,下午就想辦法見到廣州塔方主要領導。陶云峰滔滔不絕向對方闡述國家42號文出臺后體育產業發展以及全民健身的大勢所趨,垂馬的定位以及對于一線城市CBD的意義。對方被他打動,愿意助這個夢想者一臂之力,答應重新開會論證這場活動。
“他的身上有光芒,不知不覺就會被他吸引”,這是大家提起陶云峰時說得最多的一句。
每次說起垂馬這個IP,他能滔滔不絕地講幾個小時。一身運動裝扮的陶云峰回憶起過往每一場賽事的細節,說到激動處,雙手有時還會揮幾下。即便是沒接觸過垂直馬拉松的小編,都難免被他的熱情打動,很清楚看到他內心的火苗在燃燒。
結語
今天的陶云峰,依舊認為改變一個人比培養一個新人更浪費錢,團隊需要不斷地成長。他說,我們垂馬人拼勁足、主動、做事情注重交付。日常工作他也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以此去找到更多同頻、“味道”一致、能引起共振的團隊成員。隨著企業的日益發展壯大,規范化管理也提上行程。目前已經借用歡雀HR SaaS人事管理系統規范化管理,未來,自身的團隊將更加專注于市場開拓、商業模式打磨上。
他說,我現在離成功還很遠很遠,垂馬運動的推廣也還不夠普及。需要更多年輕人加入,與他一起普及垂馬,一起把這種潮流時尚的生活方式,推廣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