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在發展目標上,《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具體來看,全國中醫醫院達到6300家,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達到0.85張,每千人口衛生機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62人,設置中醫臨床科室的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占比達到90%。
《規劃》提出,深化中醫藥領域改革,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醫療機構炮制使用的中藥飲片、中藥制劑實行自主定價,符合條件的按程序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程序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遴選和發布中醫優勢病種,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支持保險公司、中醫藥機構合作開展健康管理服務,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中醫治未病等保險產品。
此外,在強化投入保障上,《規劃》提出,支持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渠道,推進符合條件的公立中醫醫院建設項目。引導社會投入,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高地和學科、產業集聚區。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為符合條件的中醫藥領域項目提供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中醫藥發展多元化投入機制。(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