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7727元,名義增7.7%
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名義增長7.6%,增速比上年回落2.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名義增長7.7%,增速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
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名義增長7.6%,增速比2019年回落2.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5.2%。
2020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比上年增加4123元,名義增長7.7%,增速比2019年回落0.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2020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5.3%。
2、中國年內有望建群體免疫屏障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全國已接種疫苗42199.1萬劑次,北京市18歲及以上人群“第1劑”新冠疫苗接種率突破80% ,各地疫苗接種速度加快進行。5月17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超1500萬劑次,創下單日接種量新高。專家預計,隨著疫苗產能的加快,按照現有疫苗接種速度,預計年內中國可以實現建立群體免疫屏障的目標。
3、廣州: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研究機構
據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廣州)創新研究院,主要通過開展勞動關系管理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處機制前沿理論研究、共性程序對接、差異性問題研討和服務方式創新,學習借鑒港澳先進做法,服務大灣區互聯互通、規則對接和機制創新。
來自高校、法院、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律師等不同領域、行業的專家學者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廣州)創新研究院聘任的首批專家庫成員。
與會專家認為,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勞動爭議(廣州)創新研究院,開展勞動爭議政策、機制創新研究,以理論研究輔助實務創新,探索解決粵港澳三地在法律適用、管轄劃分、調查取證、跨境送達、文書互認、生效裁決文書執行等方面的難題,將有助于進一步凸顯勞動仲裁便捷、高效、專業的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幫助港澳企業更好融入內地發展,為便利港澳居民和青年創業者在內地發展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