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區、廣州第一經濟大區,珠江新城所在的天河,集聚了143家世界500強企業設立的191個項目,走出了以網易為龍頭的軟件業“廣州軍團”,昔日的城中村孵化器孵化出上千家創新企業,整個區域被譽為“超級孵化器”。
面向新時代,對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天河已經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未來贏得了先機:連續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居廣州全市第一,年均增速達11.7%。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92.4億元,增長9.8%,總量穩居全市首位,創近5年新高。
與此同時,高速發展的天河也在快速進化、快速進階。全區絕大多數科技創新指標位居全市第一,率先實現發展動能高位“換擋”,實現了從經濟大區向創新強區轉變,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未來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天河是如何做到的?未來如何繼續走在前列?今天起,《貫徹落實“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來自廣州一線的報告》推出天河篇。
深耕實業21年的廣州民營企業雪松控股,近日成為《財富》世界500強的“大黑馬”。該公司的全國綜合型總部,就位于西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
進駐天河10多年,由世界500強殼牌集團和延長集團共同注資成立的子公司——延長殼牌(廣東)石油有限公司,今年增加注冊資本1倍多。“這是對在廣州持續經濟發展的承諾。”該公司總經理張洪對未來信心十足。
作為廣州第一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天河見證并陪伴著143家世界500強設立的191個項目成長壯大。這些經濟一線的變化,是天河發展能級和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的縮影。
今年上半年,天河GDP達2092.39億元,增長9.8%,總量、增速均居全市首位。記者梳理發現,天河區GDP分別于2011年、2014年、2017年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和4000億元大關,基本上每3年就能有千億元突破。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天河以創新為引領,率先實現發展動能高位“換擋”,從經濟大區邁向創新強區。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天河從城市要素、城市服務等方面入手,把城區打磨成更好的“產品”,用優質營商環境和創新平臺吸引人才、資本、技術集聚,區域發展便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構建產業新支柱
三大新動能產業釋放新動力
530米高的寫字樓里聚集了國內外上千名律師——廣州新中軸線“新貴”東塔(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如今在坊間被稱為“律師樓”。目前入駐的10多家律所里,包括世界第一家全球多中心的、規模最大的大成律師事務所,亞太律所品牌第二名、環球律所品牌第十三名、唯一一家總部位于亞洲的金杜律師事務所等“大牛”。
“天河區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對專業商務服務具有迫切需求。”廣東恒益律師事務所就位于東塔,其副主任歐陽奕道出了其中的“奧秘”:“大灣區法律服務業的互聯共贏,離不開優質的平臺資源,而天河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天河商務服務業的發展勢頭:全區擁有全市1/3的會計師事務所、1/5的地產中介公司以及1/3的律師事務所,聚集了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世界五大地產行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高端商務服務聚集,為創新創業提供極大的便利條件。與之相呼應,天河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586家,占全市29.8%,位居全省第三。今年1-5月,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6173件、授權量1294件,分別增長43.2%和9.2%,均居全市首位。
網易游戲、酷狗音樂等在天河扎根成長的互聯網巨頭,都是位于珠江新城的歡雀科技的客戶。“我們為它們提供招聘流程外包(RPO)、員工關系維護等‘分時+共享’服務,解放HR雙手”。歡雀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少燕說,產業及企業的升級轉型對人力資源服務提出更高要求,歡雀共享服務中心通過SaaS、AI技術和線下專家團隊服務(COE)相結合,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引進、人才發展的問題。
在天河,科創企業、商務服務機構與金融機構互相促進提升,成為區域發展新動能。天河區發改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全區金融業、軟件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等行業(以下合稱“三個新動能產業”)增加值比重大幅增加,增長速度不斷加快,增長動力逐步釋放,對全區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
其中,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至91.5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至72.7%,比2014年分別提高了5.1個和7.2個百分點;三個新動能產業增加值比重超50%。
在城市研究專家看來,近幾年來,在工業、商業、房地產業等傳統產業拉動作用大幅減弱的情況下,天河科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了高速增長,成功完成了發展動能轉變,確保了經濟持續較快增長。
以創新為引領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天河將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區,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打造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做優做強高端現代服務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億元樓”“創新村”崛起背后
“我們和廣州結緣很深,在垂直行業,和南方電網、中石化、廣州移動、地鐵等企業都有緊密合作,主要是提供通信傳輸設備的服務。”諾基亞貝爾股份公司是西塔的上市企業,公司總裁王建亞說:“我們建了全世界最大的4G網絡,現在開始建5G網絡。未來在物聯網技術之上,燃氣表、城市垃圾、地下管廊等都可智能化管理”。
在西塔,像諾基亞貝爾這樣的上市公司或世界500強企業還有很多,如蘇黎世財險、安聯財險、雪松控股、合生元等行業領軍企業,入駐的180多家企業創造了每年超過14億元的稅收。
在天河CBD不足12平方公里的建成區里,矗立著118棟甲級寫字樓,其中像西塔這樣的納稅超10億元樓宇有15棟,納稅超1億元的樓宇53棟,集中了廣州最多最頂級的世界級總部企業、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才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代理行。
而在距離西塔10公里外,由棠下村集體物業舊廠房華麗變身的盛達電子信息創新園,聚集了上百家游戲動畫相關企業,涉及游戲開發、影視制作、動畫特效等游戲動畫全產業鏈要素,儼然一個“小游戲帝國”。去年園區年度總產值50多億元,并獲得國家級孵化器認定。
“從5年前創立時的5個人發展到如今的近400人,產品研發設計人員占比超過50%”。入駐企業廣州趣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宋克說,公司從推廣業務發展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設計研發、游戲發行、游戲聯運、直播等全產業鏈業務模塊,2年就做到億級規模,并在2017年躋身中國互聯網百強。
目前,天河區已經在城中村打造了52個193.55萬平方米的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新載體,孵化出上千家創新企業,其中不乏像國內第一個提供全流程營銷解決方案的營銷技術供應商——舜飛科技、全球領先的智能硬件軟件自助開發及物聯網云服務平臺——機智云等行業新秀。
從舊廠房升級為“村里的眾創空間”,天河城中村成為高端人才、創新企業、創投資本集聚的新平臺,打造天河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億元樓”、“創新村”崛起,顯示出天河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積極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的集聚,提高生產要素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成為天河高質量發展的注腳。
為創新騰空間,天河還將加快推動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區、天河“互聯網+”小鎮、廣州國際金融城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培育引進一批高質量產業、研發、服務等重大項目,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硅谷”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龍頭節點。
優化營商環境
醫療教育資源“井噴式”增長
“我們看好華南地區的長遠發展,這是對在廣州乃至廣東持續發展的承諾。”張洪總經理這樣解釋增資的原因,該公司從1998年在廣東第一座油站開業起,至目前油站網絡已覆蓋全省近20個城市。“目前合資公司處于持續發展階段,努力為華南地區的顧客帶來更優質的消費體驗”。
張洪總經理說,從入駐天河之日起,天河便從人才關懷、政策支持、專項發展資金等多方面給予公司支持與鼓勵。比如此次注冊資本增加,公司變更營業執照。天河區多部門統籌推進,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
在天河區,針對重點落戶企業,均有“專人對接、全程跟蹤、及時反饋”的“綠色通道”,盡可能壓縮審批時間,為企業節約成本。今年以來,已有博世中國等5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原地產、匯量科技等知名企業通過綠色通道成功落戶天河。
“我們為外資跨國企業提供選址顧問時發現,跨國企業對當地的教育資源、高等學校和畢業生的數量非常關注”。CBRE世邦魏理仕華南區董事總經理劉蔚海說,這關乎城市就業人口的素質和對人才的吸引力。
如今,天河不但在政務服務、人才落戶上提供便利,還為企業員工提供醫療、子女教育等一條龍服務,集聚人氣人心。
廣州中學揭牌開辦,廣州奧林匹克中學、廣州市執信中學天河校區已立項并啟動設計,天河外國語學校高中部正優化選址,將與國內知名大學合作開辦優質中學……對標北京海淀區、上海徐匯區等全國教育強區,天河正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井噴式增長。
今年5月,天河率先在全區公辦小學全面實施小學生校內課后托管,為小學生提供從放學后到下午6點的兩類課后托管服務,解除企業職工后顧之憂。
華工附屬天河醫院、與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共建三甲醫院……天河區正在新建3家三甲標準的優質醫院,增強醫療資源配置。天河還將推出1000多套人才公寓,改善人才居住環境。
“我們得到來自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貼身服務’,對于我們管理層的落戶、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都做了充分考慮”。世界500強企業蘇黎世中國總裁于璐巍曾這樣分享落戶心得。原來,在廣東分公司籌建的過程中,一位外籍高管最擔心子女教育問題,但天河優質的教育學位、國際化的教育環境讓他十分滿意,安心前來工作。
政務服務更貼心、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帶來的是天河市場活力的持續迸發。截至今年6月30日,天河共有各類市場主體35.3萬戶(含市局登記),其中企業23.7萬戶,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22.0%,企業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個體工商戶11.6萬戶,居全市第三。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天河接下來將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打造服務效率最高、管理最規范、綜合成本最低的全球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專家觀點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所國際貿易和投資研究室主任王海峰:
高質量發展
天河走在前列
近年來,廣州市天河區政府認真貫徹和實踐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市場驅動、質量引領、創新發展,全面推進改革攻堅,著力改善營商環境,通過擴大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圍繞現代服務業和非公經濟,在探索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了廣州乃至珠三角前列。觀察和分析天河區的創新發展實踐,會發現一些獨特而又有啟發性的現象。
一是著力改善營商環境,全面釋放市場活力。比如實施名稱自主申報制度、住所(經營場所)自主承諾申報制度以及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推行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市場活力持續增強。
二是不斷完善創新生態,充分激活創新主體。比如落實科技創新政策支撐體系,廣州天河基金和天河一號、二號基金正式運行。設立全國首座風投大廈,集聚全市近五成風投創投機構。優化創新生態,創新主體蓬勃發展。
三是率先轉換發展動能,現代服務業成為支柱。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天河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達91.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5%,確保天河區經濟總量連續11年在廣州市位居第一,經濟增長速度連續兩年位居第二。
四是重大平臺各具特色,提質增效成效顯著。天河中央商務區獲評全國最具活力CBD,引進博世投資等5家財富500強項目。天河路商圈的“政協企”共治共管商圈管理模式,獲評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推廣案例。
五是充分挖掘核心區優勢,努力提升國際影響力。借助《財富》全球論壇、廣州國際創新節等國際高端活動,向世界展示天河作為廣州核心區的魅力。設立廣州首個港澳青年之家,開展臺灣大學生到天河實習活動,“天英匯”創新創業大賽設立美國硅谷等8個境外賽區,創新顯示度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這些方面都是天河爭做廣州“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排頭兵的基礎。面向新時代,天河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營造有利于充分激發創新活力的法治環境、制度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使企業和人才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依托現代服務業,抓住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這三大核心環節,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經濟管理有度的現代經濟體制。
同時,加大關鍵產業、重點平臺的開放創新力度,吸引全國和歐美日韓等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和人才來天河發展,培育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經濟發展。
天河還要全面調動政府、社區、企業、機構、社團和居民的積極性,提升天河在教育、醫療、文化、環境、救助、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努力營造天河文化、天河價值和天河精神,全面提升天河的親和力、吸引力、包容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