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黄色网站播放|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十八禁成人污网站免费|欧美另类69xxxxx视频

 
歡雀資訊 > 歡雀日報 > 正文

歡雀日報 | 中國婦女報:婦女節不是什么女神節

2023-03-08

3.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許多高校又打出了過3.7女生節的宣傳,各種商家也在宣傳著女王節、女神節。這些反映出目前女性處于被商品化和消費主義裹挾的雙重客體處境。3.7日女生節有意與“三八”國際婦女節分開。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為了慶祝和紀念婦女獨立和解放的。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或“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這一節日起源于20世紀初美洲和歐洲的一系列女權主義運動,以罷工,游行等方式爭取女性應有的權利和慶祝,不僅僅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遺產。婦女節的確立是在1921年9月,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28個國家的82名代表出席會議。會上,保加利亞的女共產黨人建議,為了紀念俄國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爭,把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第二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采納了這個建議,通過決議將3月8日這天定為國際婦女節。

 

中國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是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從1924年中國人第一次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以來,該節日己經成為了國共兩黨領導中國婦運的重要場域。“三八”國際婦女節代表革命傳統及其作為中國百年婦運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間,舉辦過多次婦女運動,喊出“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帝國主義”“保護童工孕婦”、“廢除娼妓制度”等口號。在抗日戰爭時期,婦女節也發揮了重大作用。

 

1936年的“三八”節,雖然當時政府已下令禁止集會游行,但北平、上海等地仍都舉行了盛大的示威運動,中國共產黨更是組織各界婦女2000多人舉行了紀念大會,提出“婦女界團結起來”等口號,會后并舉行規模巨大的示威游行。這是日后全民抗戰中婦女運動的先聲。而抗日戰爭期間,無論是重慶、延安、西安、成都,還是孤島上海,每年“三八”國際婦女節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充分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從那以后,國際婦女節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婦女節日,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來說都具有新的意義。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在其推動下,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號角,號召協力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

 

如果讓時間回到一百年前,世間女性介紹自己時,大多要冠上丈夫或父親的名諱。女性的身份,作為一個漂浮的能指,總是與他人掛鉤,而它的背后的所指從來都是權力和地位。從前,女性并不是公民。

 

然而自十九世紀開始,女性意識開始覺醒。從要求公民權利開始,到要求與男性平等的政治經濟自由和平等的社會活動機會,女性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初顯示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為了紀念二十世紀初的一系列女性運動,聯合國將每年的3月8日設立為紀念日,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

 

 

3.8婦女節,是一個為女性爭取呼吁職業機會、平等、自由、尊重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出現是女性爭取平等權益的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女性的身份逐漸找到自己的歸屬:勞動婦女,這個光榮而偉大的所指。

 

婦女這個詞語在詞典里本來就是沒有關于年齡的限定的,所有成年女性都是婦女。但在刑法中,婦女是14歲及以上的女性的統稱。在社會上,“勞動婦女“代表著參與社會生產的女性,她們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時至如今,消費主義甚囂塵上,商家為了牟利,通過異化甚至污名化“婦女“來人為制造焦慮和恐慌。女性的勞動價值被忽略,美麗的外貌等作為“被凝視者“的“優秀素質“被重提,女性們在害怕“婦女“這個詞讓自己顯得老土的同時卻忘了,這本來是一代又一代先輩們為女性群體歷經血與火的抗爭才換來的身份認同。

 

“婦女“,這本來是女性的勛章。

 

節日本來是人們為了表達祝福和感恩,為本來平凡的日子賦予美好含義的一種文化現象。本質上是精神性的。在這一天,人們暫別繁忙的日常,拉起手來,笑容滿面,在集體性的歡樂中找到一種歸屬感。而個個異彩紛呈的節日正體現人類對于美好的多樣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任何節日都難逃魔爪。“消費”成了所有節日的慶祝儀式,而其本身的精神性內涵卻被棄置一旁。“女神節(女王節)”的流行就是一例。

 

本來婦女節是為了慶祝女性在個個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而設立的,讓人聯想起巴黎公社中沖在巷戰最前線的女戰士、毛時代版畫上揮舞著手臂共同勞作的婦女,以及千千萬萬舉著標語維護權利和正義的女性們……她們的堅強和勇敢值得紀念,并激勵萬千女性自強不息。然而“女神節”卻將人們從莊嚴自豪拉回了沒清完的購物車。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圖片中,女人們在她們的腦海中變成了各自的美神,從而陷入購物的陶醉。可是消費的神話落幕之際,笑得合不攏嘴的是商家。

 

消費主義的秘密就在于它不光生產商品,同時生產對于商品的需求。這種需求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正常需要。虛假的符號價值慢慢勝過了使用價值,成為消費的理由。在陶醉式的消費中,人們任幻象擺布,乖乖掏空了腰包,成為消費社會的客體。充斥著生活的大眾傳媒是這場幻想劇布景,讓人想起《楚門的世界》里的天穹。而一個個節日成了天然的劇場,商家們給消費者分發名為滿減劵的門票。

 

“女神節”則給女人們布下了雙重幻象——美麗就是美德,想美麗就要消費。前者希臘神話就能幫我們破解,雅典人最崇敬的可是智慧女神。美麗絕不是評判女性的至高標準,何況對女性的審美也浸潤著刻板的男權。而后者則更顯得荒謬。審美即自由,然而基于大數據推送的網購似乎與自由無緣。

 

讓我們走出幻境吧,睜開眼去看一看真實的女性的光輝,用光榮的方式去慶祝偉大的節日。

解放HR的雙手,從此刻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