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確保生產供應”“把更多常見病等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達到60%”“逐步提高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防治服務保障水平,加強罕見病用藥保障”......政府工作報告列出的“民生清單”中,醫保領域好消息頻傳。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十四五”時期,我國基本醫保制度的“含金量”不斷提高,參保人員的獲得感穩步提升。一項項政策舉措,正進一步密織惠及14億多人民的健康保障網。
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擠出”價格虛高“水分”
■數據
據了解,國家醫保局自2018年以來不斷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改革,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展六批藥品帶量采購,共采購234種藥品,涉及金額占公立醫療機構年藥品采購總額的30%。從三年的改革累計成果來看,國家組織集采節約費用2600億元以上。
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藥物,在糖尿病治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胰島素需要長期使用,虛高的價格給患者帶來沉重負擔。2021年11月胰島素集中帶量采購的開標,為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據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胰島素集采后,以臨床常用的甘精胰島素為例,價格從平均180元/支降至70元/支左右,每位患者每年可節約費用4000元左右。
此次開展的胰島素專項采購,首次將集采從化學藥品拓展到生物藥領域。同年12月,湖北牽頭19省聯盟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開標,中成藥正式加入集中帶量采購隊伍之中。
中成藥因其具有特殊性,質量難以評價且獨家產品多,開展集采頗有難度。“行業的特殊性不是虛高藥價的避風港。”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負責人表示,既要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低的藥價,也要凈化行業環境,讓藥品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質屬性。
據悉,此次中成藥采購規模近100億元,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據19省聯盟年度需求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過26億元。
高值醫用耗材的集采方面,心內科和骨科是群眾較為關注的兩個領域。由于骨科耗材技術分類和組合復雜,難以直接競爭,長期以來是集中采購的難點,價格虛高明顯,患者負擔較重。2021年9月14日,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擬中選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在已開展的前六批藥品集中采購中,心臟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髖關節、膝關節平均降幅82%,有力擠壓了虛高空間,總體藥品及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水平呈穩中有降的趨勢。“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回歸合理水平,群眾受益會更加明顯。”陳金甫說
陳金甫透露,目前國家醫保局正在謀劃第七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到2022年年底,通過國家組織和省級聯盟采購,力爭實現平均每個省覆蓋350個以上的藥品品種,高值醫用耗材品種達到5個以上。(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