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社廳等11個部門近日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從落實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保障勞動者基本合法權益、優化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維護網絡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實施意見從四川實際出發,對人社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的指導意見進行了細化完善,突出工作指導、政策指引、措施配套、機制保障要求。”省人社廳勞動關系處相關負責人表示,20條具體措施中,有12項創新政策措施,包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社保權益、職業傷害保障等。
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假權利,要嚴格落實休息制度,推動行業明確勞動定員定額標準。指導企業科學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和工作時長。督促企業按規定合理確定休息辦法,對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支付給勞動者高于正常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合理報酬。企業應當落實國家關于職工工作時間、全國年節及紀念日假期、帶薪年休假等規定。
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的權益,督促企業為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健全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組織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和個人依托平臺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同時,積極引導其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四川還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部分平臺企業為重點,適時在全省組織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優先解決平臺網約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問題。鼓勵平臺企業、快遞企業通過購買人身意外、雇主責任等商業保險,提升平臺靈活就業人員保障水平。(來源:四川日報)